新闻动态您当前位置: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浏览相关资讯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5日 信息来源:http://www.nyfbdj.net 点击数:
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安装电气布线系统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安全性和系统的可靠性。以下是防爆电气布线系统的安装要点。
一、电路穿越危险区域的要求
当电气线路从一个非危险区域穿越危险区域再进入另一个非危险区域时,穿越危险区域的布线系统必须满足相应的设备保护级别(EPL)要求。这意味着,线路所使用的电缆和保护装置需符合危险环境的防爆标准,以防止潜在的爆炸风险。
二、绞线终端的保护措施
在使用多股绞线时,尤其是细绞合导线,应当对绞线的终端进行保护,以防止绞线散开。这种保护方式可以采用电缆套管、芯线端套或通过端子的特殊设计进行固定,而不应仅依赖焊接。同时,导线连接至端子的方法不得降低符合防爆设备要求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确保安全性。
三、未使用芯线的处理
对于多芯电缆中未使用的芯线,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此要求不适用于本质安全电路和限能电路。在危险区域,未使用的芯线必须接地,或者使用符合防爆要求的绝缘端接方式进行封装,不能仅使用胶带进行简单包裹,以防止可能的电气隐患。
四、未使用的通孔封堵
在防爆电气设备中,未使用的电缆引入装置或导管引入装置的通孔必须使用符合防爆标准的封堵件进行密封。这些封堵件需符合 GB/T 3836.1—2021 规定,并且应当只能借助工具拆除,以避免意外拆除导致安全风险。
五、防止电缆与可燃介质接触
电缆的金属铠装或护套不应与输送可燃气体、蒸气或液体的管道系统或设备发生意外接触,以降低因温度或电位差引发事故的风险。通常,电缆的非金属外护套能够提供足够的隔离,避免这种接触。
六、电缆连接要求
在危险区域内,应尽可能减少电缆的中间接头。如果确实无法避免,则连接方式必须满足机械、电气及环境要求,并符合以下标准:
连接应封装于符合 EPL 要求的防爆外壳内。
采用环氧树脂、复合剂密封,或使用热缩管或冷缩管进行保护,确保连接点的密封性。
连接方式应使用压紧连接、螺钉固定连接、熔焊或钎焊方式,以确保牢固性。
仅在导体先经过适当的机械固定后,才可进行焊接,确保连接点无机械应力。
七、墙体穿孔密封
当电缆或导管穿越不同危险等级的区域时,墙体上的开孔应进行有效密封。例如,可采用砂浆填充或其他密封材料,以维持区域隔离,避免危险气体或粉尘的扩散。
八、防止可燃性物质传播和聚集
在线槽、导管、管道或电缆沟内敷设电缆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可燃气体、蒸气或液体从一个区域传播至另一个区域。此外,还需防止电缆沟内可燃气体、蒸气或液体的积聚。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
对通道、导管、管道进行密封。
对电缆沟进行充分通风或填充砂石。
对存在压力差的导管和电缆进行密封,以防止可燃气体或液体沿电缆路径流动。
九、粉尘静电积聚的预防
在布设电缆时,应合理安排走线,以尽量减少因粉尘摩擦导致的静电积聚。此外,还应采取措施定期清除电缆表面的粉尘,降低静电放电引发火花的可能性。
十、可燃性粉尘的控制
在布设电缆时,应尽量减少粉尘在电缆上的积聚,同时确保电缆易于清洁。如果电缆表面容易形成粉尘层,可能影响空气流通,尤其是在粉尘的最小点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则需要降低电缆的载流容量。对于受粉尘层影响的布线系统,其温度要求需符合 GB/T 3836.15—2017《爆炸性环境 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的相关规定。
结语
防爆电气布线的安装涉及多个关键因素,包括线路的保护、连接方式、密封处理以及防止静电和粉尘堆积等。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安装规范,不仅能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还能有效降低爆炸性环境中的潜在风险。
上一篇:粉尘防爆区域的划分标准及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